服务热线:400-100-6367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东云生态 > 农业知识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微信扫一扫,欢迎咨询!

农业知识

“粮仓”绘“丰”景
发布日期:2025-06-12 02:33 作者:东云生态 浏览数:
字体:          


  平易近间谚语说:“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因为海拔高、气温低,春耕春播要晚一个多月。进入四蒲月以来,整个青藏高原气温不竭回暖,冰雪慢慢消融,土壤的透气性优良,十分适合播种农做物。正在“粮仓”日喀则,一幅幅农忙画卷从东向西顺次铺开。农夫们持续推进高尺度农田扶植,积极培育推广良种,优先选用机械化功课,辛勤耕作着一年的但愿。3月底,正在谢通门县荣玛乡龙夏村高尺度农田扶植现场,大型挖掘机等机械来回穿越,工人们忙碌地建筑灌溉渠、排水沟等设备。据领会,本年谢通门县打算新建高尺度农田1500亩,提拔3。8万亩,为粮食稳产减产打下根本。好地步才能种出好庄稼。高尺度农田扶植操纵现代农业手艺手段对农田进行分析整治和提拔,以实现农田出产力的最大化和农业可持续成长,是巩固和提高粮食出产能力,做为全区粮食出产沉点市,日喀则市自2019年起把高尺度农田扶植做为鞭策各项事业成长的“压舱石”,截至2024年11月累计投入33亿元,完成134。5万亩高尺度农田扶植。通过持续扶植,小田块、凹凸田被成为地盘平整、集中连片、设备完美、土壤肥饶、生态优良、抗灾能力强的高尺度农田,田间根本设备逐步“翻新换拆”。取保守农田比拟较,高尺度农田产能平均值提拔100公斤,“粮田”切实变成了“良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做为第四大粮食做物马铃薯的从产区,日喀则市种植面积达16万亩。但近年来,外埠种薯大量进入市场,对本地马铃薯财产及生态形成了必然影响。正在南木林县多角乡,一场脱毒马铃薯高效出产示范不雅摩会吸引了不少种植户。 “我们正在调研中发觉南木林县马铃薯品种存正在一些问题,严沉限制南木林县农人增收和马铃薯财产的可持续成长。”鲁藏高原种子研究院驻院马铃薯专家暗示,该院将逐渐推进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引育,鞭策日喀则马铃薯财产成长全链升级、富平易近增收。青稞良种的推广,同样鞭策青稞产量再创汗青新高。“喜马拉22号”“喜马拉23号”“藏青2000”“藏青3000”……颠末自治区农科院多年细心选育,一多量青稞新品种成为本年春耕春播的“从力军”。定结县扎西岗乡本年推广种植2300多亩青稞新品种。家有67亩耕地的扎西岗村种植大户多吉客岁种了25亩“喜马拉23号”,多收入快要1万元,本年又种上了42亩“藏青2000”。而同村的旺久,本年第一次种下26亩“藏青2000”,他就算起了经济账:“传闻‘藏青2000’亩产能达到640斤,可比通俗青稞品种多赔近2万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本年日喀则市青稞种植面积达到93。79万亩,此中推广良种青稞面积87。17亩,笼盖率达到95%以上。桑珠孜区东嘎乡色定村一片宽阔的地盘上,村党支部琼达驾驶着一台大型旋播一体机正在村平易近拉巴的田里来回功课。拉巴家种了56亩地,两个儿子正在桑珠孜区打工,每年收入十一二万元,本年家里春耕春种也没有回来帮手,只靠他和老伴就够了。“耕牛一天只能种4亩地,我这三台机械一天能种150亩。以前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时候,农闲时年轻人出去打工,一到了农忙时都要回来种或者收。现正在耕种收都完全依托合做社,老两口本人就行了,年轻人安心正在外打工,不影响收入。”琼达说。色定村农机合做社成立于2019年,初期投资30多万元买了两台耕播机,“第二年我们就裁减耕牛了,现正在村里粮食耕种收曾经根基实现机械化。”琼达说,合做社曾经有4台耕播机、5台结合收割机,还有1台饲草料打包机和1台种子包衣机。除了供给农机办事,合做社还涵盖种子精选、包衣加工、种子发卖等营业,2024年收入达到60万元,为村平易近分红50万元,每户分红2000元。东嘎乡农综核心从任米罗接过话茬说,“耕牛用种量差不多每亩40到45斤,机械化一亩用种量只要25到28斤,一亩能节流种子15斤摆布呢。”“粮食耕种收分析机械化程度曾经提拔至74。5%以上。”日喀则市农业农村局担任人说,跟着免耕施肥一体机、大型结合收割机等新机械、新手艺获得进一步使用推广,青稞、小麦等农做物根基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功课效率和结果大幅提高。“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已至,日喀则的春耕春播也已接近尾声,广袤沃野中,农人们正抢抓最初的播种佳期,而稍早时候播下的种子曾经出苗见绿,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马晓艳 旦增嘎瓦)!




[ 打印 ]  [ 关闭 ]

辽宁东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2019- 2024    技术支持:东云生态